1720171061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重金属含量检测仪校准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重金属含量检测仪校准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更新时间:2025-08-17点击次数:28
  重金属含量检测仪的校准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在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环境条件:校准应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应控制在20℃±2℃,湿度应≤70%,避免阳光直射或气流扰动。对于一些高精度仪器,温度波动每1℃可能导致铜、锌等元素的检测值偏移2%。
  标准溶液:选择经国家认证的标准溶液,浓度梯度应覆盖待测样品的浓度范围。使用前需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确保温度平衡。
  仪器预热:仪器需开机预热30分钟,确保光源、检测器等部件达到稳定状态。
  清洁检查:检查电极或检测模块的状态,如阳极溶出伏安法的工作电极需无划痕,荧光法的比色皿需清洁无指纹。
 
  二、校准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校准点设置:校准点应至少设置3个浓度点(含零点),覆盖实际监测中可能出现的浓度范围。低浓度点应接近方法检出限,高浓度点不宜超过量程的80%。
  空白校准:使用与样品基质一致的空白溶液进行零点校准,避免因基体差异导致基线漂移。
  平行样验证:每个校准点需至少测量2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若两次测量值相对偏差超过5%,需重新测量并排查原因。
  校准曲线验证:校准曲线生成后,需用一个中间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验证,其测量值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应≤10%。
  三、校准后的验证与记录
  性能验证:用已知浓度的质控样进行测试,质控样的误差应≤10%。若误差超过10%,需返回实验室重新校准。
  记录保存:详细记录校准信息,包括环境参数、标准溶液信息、校准曲线参数及验证结果,形成纸质或电子档案,保存期至少2年。
  仪器复位:校准结束后,用超纯水冲洗进样系统和检测单元,去除残留的标准溶液。
  四、日常维护与周期性校准
  日常校准:每检测50个样品或每周需进行一次单点校准,偏差>8%时启动全量程校准。
  长期存放:长期存放(>1个月)的设备,启用前必须完成全流程校准,确保电极活化或射线源稳定性符合要求。
  通过严格把控校准前的准备、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及校准后的验证记录,可以有效保证重金属含量检测仪的校准质量,为重金属污染的精准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以品质赢得客户满意口碑
扫一扫
添加公司微信

版权所有 © 2025 合肥碧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5076313号-1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

关注

联系

17201710615

联系
顶部